


之前談到稍後閱讀服務時,我大多以推薦「Instapaper」為主,不過現在開始,我決定改用「Pocket」。「Pocket」其實就是之前的「Read it later」,也是一個稍後閱讀服務,昨天改名換姓大升級後,擁有了全新的介面,以「口袋」的概念讓你隨時隨地把找到的圖文影音內容丟入口袋、等一下再看。
而這個小叮噹神奇口袋最大改變是在行動裝置上,原本付費版Android、iPad、iPhone Read it later pro App,現在改名「Pocket」,並且完全免費,在外觀上也徹底改頭換面。
「稍後閱讀」是數位、網路、社群時代很重要的資訊處理方式(參考:用「稍後閱讀」過濾資訊洪水的五種層次與六個方法),而我之所以決定改用「Pocket(Read it later)」的原因在於:擁有電腦網頁、Android、iOS的跨平台App,除了能夠即時同步稍後閱讀內容,在App上還能自動下載、離線瀏覽,並且提供了很舒適的閱讀版面。
Read it later改成「Pocket」後,也凸顯了它的特色就是一個橫跨多個裝置的「行動閱讀口袋」。

來到「Pocket Add」頁面,把「Bookmark Button」的黃色〔+Pocket〕連結加入你的書籤,以後看到網頁文章,按下書籤裡的「+Pocket」,就能把目前頁面加入稍後閱讀列表中。

進入網頁端的「Pocket」可以選擇格狀瀏覽或清單瀏覽,這裡就能看到你儲存的文章、影片、相簿,提供有效率的稍後閱讀。
在基本的清單外,Pocket也提供了「標籤分類」、「影片相簿過濾」,以及「內容搜尋」等功能。
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Pocket的功能,關於稍後閱讀的方法論,歡迎參考:「用「稍後閱讀」過濾資訊洪水的五種層次與六個方法」。

接著我們來看看行動版上的Pocket App。這個新口袋要搭配行動裝置一起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效益,把行動裝置變成你的「離線閱讀器」。
你可以把每天儲存下來稍後閱讀的文章、影片,等到在通勤時、等待空檔,或是睡覺前,拿出平板或手機,以舒適的Pocket介面好好享受閱讀樂趣。

最新的「Pocket App」(Android、iOS)完全免費,可以即時同步。
只要你新增了一則稍後閱讀的內容,App上就會自動幫你同步下載,讓你之後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也能離線閱讀。

新版的Pocket尤其強調「影片」的稍後閱讀。
並且提供了單獨過濾出影片、相片內容的功能。

當你在App上點擊「編輯」按鈕,就能快速整理稍後閱讀清單,包含刪除項目,或是幫項目加上標籤分類等等。

基本上我使用稍後閱讀服務時是不分類的。
我把所有稍後閱讀內容儲存在一起,然後每天定時「消化」它們,消化過的資料就刪除,或是轉存到「Evernote」。
不要把稍後閱讀服務當成資料儲藏庫,應該保持這裡的清淨與活力。

Pocket的內容閱讀版面也很不錯,也能讓你自由調整版型,並且快速分享內容。

Android上的Pocket App同樣擁有優秀介面,以及即時同步、離線下載的功能。
如果你現在需要一個稍後閱讀服務,那麼我以後就要開始推薦你「Pocket」了!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